銀色大門:長輩送餐服務APP

優化訂餐流程,幫助平台提升顧客訂餐成功率

期間
擔任角色
負責項目
9月 - 11月
UIUX設計
用戶研究
使用者訪談
介面設計
原型製作
易用性測試

關於銀色大門

故事
背景
由於長照機構的服務劃分,讓處於灰色模糊地帶的長輩無法申請送餐服務。這些問題,成了銀色大門的成立契機。
銀色大門創建老人送餐平台APP, 是第一個透過APP提供老年人送餐服務的平台。 不僅幫助弱勢老人解決飢餓的需求、注重營養,也關心他們的生理、心理狀況。旨在為需要照顧長輩的用戶提供更便利、更安心的送餐體驗。

Overview

目標
背景
成果
根據利害關係人訪談,主要目標為讓訂餐送餐功能更清楚明瞭,次要目標為提升產品的溫暖感。
因為APP訂餐功能不夠突出,並且流程不夠清楚,用戶無法順利使用APP訂餐,導致降低服務量能
我們在3個月內提出了重新設計的解決方案,在使用者體驗方面的SUS量表得分提高了33%,同時利害關係人給予正向回饋,肯定設計解決方案對商業目標的影響

Main Challenge

透過利害關係人訪談了解使用者問題與商業考量,並且利用 LEMErS 原理分析可用性問題,以明確解析其產品。
送餐服務不夠突出
#易學性
#效率
贊助長輩與販售商品的按鈕會不斷出現在頁面中,導致使用者無法快速的找到送餐服務頁面。
無法客製化搜尋餐點
#滿意度
用戶無法根據不同的需求或餐廳來搜尋餐點,此外,點擊餐點頁面後,沒有提供餐點的營養資訊與包含成分。
輸入的資訊提示不明確
#效率
#防錯
帳號沒有明確提示要填電子信箱、手機號碼或是用戶名稱,此外,也沒有提示授權碼該在哪裡查看。

Design Process

Ideate

Competitor Analysis

User Research

透過問卷調查,了解使用者對現階段產品的使用感受,並從中篩選並從中篩選目標並從中篩選目標用戶,運用使用者訪談,進一步評估產品的易用性問題。

8位受訪者
136份問卷
8份SUS問卷

Interview topics

請問您最近三個月內有幫長輩訂餐的經驗嗎?

請問幫長輩挑選餐點時,注重的是什麼呢?

您考慮將來使用老人送餐服務的原因是什麼?

對於送餐人員的關懷程度,您認為您的長輩可以接受的程度?

Target Interviewee

增加幫長輩訂餐的子女用戶為銀色大門的短期目標,因為我們在問卷中挑選的受訪者條件:曾經使用或考慮未來使用長輩送餐服務的30-49歲的人

User Interview Analysis

使用親和圖、光譜對使用者訪談的結果進行分類,並找到共同的特徵、思想、行為

Interview findings

大多數使用者認為認為訂餐流程的便利性是最重要的,其次(25%)是是否能滿足對食材的要求
一半的受訪者對於關懷服務有所顧慮,認為長者不需要關懷服務,因為會擔心長者可能會感到不耐煩,或害怕詐騙
所有長輩都對於飲食有特殊需求,使用者會考量餐點內容是否符合長輩的身體狀況

Define Persona

User Journey

我們以Peggy的視角出發,模擬他在使用Silvergate App點餐時的想法。發現使用者在使用訂餐服務的這個流程中,會出現在餐點上的抉擇困難與餐點沒辦法客製化等問題,以下這些困擾都將在重新設計產品時優化

Problem to Solution

我們使用了史丹佛大學設計學院的10種腦力激盪方法,激盪出出多種HMW(How Might We)的創意想法。再挑選出3個HMW點子,運用 Crazy 8 方法發想出實際的解決方法

What is the problem ?
How Might We 發想
What are the right questions ?
讓隔空關懷充滿溫度,增加Peggy與長輩的情感聯繫

讓 Peggy 能夠輕鬆地了解銀髮餐點知識

讓 Peggy 對照顧長輩感到輕鬆不費力
Crazy 8 sketches
Final solutions
遵循長輩的健康狀況需求推薦適合的餐點

依據健康狀況分類餐點

營養知識顯示在餐點配送完成頁面上

Ideate

User Flow

從對Persona(人物角色)和POV(觀點)的研究成果出發,描繪使用者的詳細流程,包括從登入到取餐的各個階段。這將有助於深入了解 Peggy 可能在過程中所經歷的不同頁面和互動情境

Information Architecture

透過 User Flow 中涉及的頁面,進行資訊架構的繪製,以明確勾勒產品脈絡,界定功能範疇,分類和組織訊息,以及層級規劃

Design

Wireframes

基於資訊架構開始繪製線框圖,以建立更為細緻的視覺化呈現

Prototype

依照 wireframes 描繪出 Hi-Fi Mockup ,進而製作可點擊原型,提供一個實際的演示工具,有助於溝通和協作

精簡註冊與登入流程,提高使用者的使用效率

目標
- 讓使用者更有效率的註冊登入
- 依照長輩身體狀況推薦餐點
特徵
stepper:清楚告知使用者現在在哪一個階段,並且搭配溫暖的話語,減低填寫表單的煩躁。
減少重複資訊填寫:填點選新增同住長輩,即可減少重複填寫相同資料的麻煩
客製化推薦餐點:讓使用者先選擇長輩的身體狀況,進入頁面會跳出適合長輩身體狀況的餐點

客製化餐點推薦,滿足長輩飲食需求

目標
- 突出訂餐功能
- 讓使用者一進入首頁立即瀏覽餐點,並可以快速找到適合的餐食
特徵
客製化推薦餐點:一進入首頁,即可看到適合長輩身體狀況的餐點
餐點分類專區:沒有特殊的身體狀況,但有特別的飲食喜好,即可從特殊餐點專區挑選
突出訂餐功能:首頁即是訂餐頁面,可以突出訂餐功能
群組訂餐便利功能:輕鬆為同一地址的多位長輩一次性訂餐
餐點備註標籤按鈕:減少使用者填寫備註的時間

餐點配送過程透明化,創造令使用者感到安心的體驗

目標
- 讓使用者使用 APP 時能感受到溫暖
- 讓使用者在等待過程中減少焦慮
特徵
配送狀態:在配送餐點前,會在首頁跳出通知,點擊即可查看配送狀態
顯示送餐實時地圖,並提供送餐員聯絡管道
趣味插圖:藉由趣味插圖營造溫馨的氛圍,並且在送餐頁面提供健康知識,緩解使用者在等待餐點時可能產生的無聊與不安
用戶回饋:讓使用者分享他們的體驗,有助於提升使用者體驗

Test

Usability test

我們撰寫易用性測試計劃書,並透過 Maze 設定情境任務。
邀請 7 為用戶參與遠端線上測試,來了解銀色大門 APP 訂餐迭代設計的機會點

findings

找不到選擇送餐時間的按鈕
不同長輩的身體狀況選項沒有明顯區隔
配色層級容易造成誤解

Refine the design

歸納易用性評估所顯示的使用者體驗缺點,並透過受測者的專業意見,進行相應的改進與調整,提升整體產品的使用者滿意度

Outcomes

經過易用性測試後,我們進行了與受測者的訪談,同時邀請他們填寫SUS(System Usability Scale)量表,以便進行與先前用戶研究中的SUS滿意度調查的比較

Feedback 1
Feedback 2
Feedback 3
點餐時的備註 tag 很方便有用
目前整體現在設計很方便,操作起來很流暢
整個畫面卡通版綠綠的,搭配人性化互動文字,覺得很溫暖

Final Prototype

一起來觀看最終原型設計吧!

推薦餐點前的預備動作

清晰的標籤:幫助使用者填寫正確的資訊

Stepper:幫助使用者在完成複雜的任務時不迷失方向

資料預填: 當選擇「同住長輩」選項時,系統將自動填入相關資料,減輕使用者的輸入量

加入餐點至購物車

特殊需求的註記:允許使用者在訂單中添加特殊需求或註記,以確保客製化的用餐體驗

Hashtag:分類不同類型的食物,幫助使用者快速找到適合的餐點

選擇送餐時間

一次性長期訂單: 提供使用者訂購一段時間內的餐點,例如一週或一個月。幫助他們能夠在喜好的餐點上設定長期計劃,減少忙碌的使用者的每日操作頻率

日期自訂修改: 允許使用者在特定日期進行訂單修改,以應對生活中的變化。例如,使用者可以輕鬆地點擊特定日期,修改當天的送餐時間

完成訂單

促使支付: 提供清晰的支付選項,例如信用卡、行動支付等,讓使用者能夠方便快速地完成支付。

訂單歷史: 將完成的訂單加入使用者的訂單歷史中,方便使用者查閱過去的訂單詳情,幫助提高使用者對 App 的信任感。

What I've learned

用戶理解與開發溝通

透過共同參與專案,我學習到了如何與團隊成員、其他相關利害關係人有效的合作與溝通。我們運用與使用者的訪談,更深入的理解目標用戶的需求與期望,幫助產品提高用戶的導向性。此外,與利害關係人的訪談中,瞭解了他們所面臨的服務限制與開發技術限制,並最後共同找到最佳實現方式。

時間管理與優先順序

因為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多次的設計迭代,並向利害關係人匯報設計進度,以回應他們給予的反饋,我學習到了通過時間管理,確保能在有限的時間內修改設計,並且運用建立設計系統,便於可以使用設計元件,加速了設計過程的同時保有一制性。